豫劇皇后王海玲八歲起進飛馬豫劇隊坐科(今台灣豫劇團前身),至今已從藝五十年。台灣從前京劇掛帥,豫劇可分配到的資源十分匱乏,但王海玲卻憑著自身聰穎用功,終讓豫劇在台灣落地深根,走出本地特色,更培養出一批豫劇新秀,做為接班。台灣豫劇團為了慶祝王海玲從藝五十年,特別挑選了王海玲從藝生涯中的經典劇目:大喜的《抬花轎》與大悲的《王魁負桂英》,並另外邀請了王海玲次女劉建幗執筆編劇、導演李小平共同製作舞台劇《梆子姑娘》,欲藉多元化的表演方式向觀眾呈現這位豫劇國寶大師五十年來的藝術生涯。

《梆子姑娘》由一位記者到台灣豫劇團採訪王海玲開始,透過記者的提問,從「豫劇皇后」的「日常生活面貌」入手,並在記者的刻意引導提問中串連王海玲五十年來扮演過的許多角色,戲中擷取的折子不但齣齣經典,也充分展現了主角的才華洋溢。但這些經典難得的唱段卻仍然無法彌補整齣戲的瑣碎與平凡。因《梆子姑娘》太過刻意從「舞台下的王海玲」入手,花費過多篇幅鋪陳藝術家的迷糊可愛,其中雖然也描繪了當年坐科「鑽鍋」的辛苦,打破表演侷限學習其他唱腔(京劇、歌仔戲……等)以及為《唐伯虎點秋香》刻意拜師學畫的用心,但儼然就是場才藝發表會,說了許多王海玲的天資聰穎、用心努力,卻說不出王海玲對台灣豫劇的重要及影響。海玲五○之所以值得劇團、藝文界大張旗鼓,值得觀眾熱烈響應是因為:若沒有王海玲,今日台灣早已不見豫劇,更遑論豫劇在台生根,走出台灣特色。王海玲曾自述,她十幾歲就常聽到豫劇團即將面臨解散,然而她隻手一撐便是五十年,王海玲對台灣豫劇貢獻斐淺,但豫劇國寶大師的地位在戲中卻無法得到相稱的印證,是整齣戲最大敗筆。

在《梆子姑娘》裡,我們見到了大師舞台下的親切純真面貌,也看到了她才華璀璨、藝高膽大背後的汗淚交織,可惜整齣戲內容豐富卻不深刻,藉由「平凡」串連下的種種傳奇成就也都被瑣碎的節奏給拉低了高度。做為王海玲從藝五十年的代表,《梆子姑娘》實在把王海玲的格局寫小了,無法彰顯出王海玲之所以為豫劇皇后、豫劇國寶的藝術高度。或許透過自家人的親密角度來觀看旁人眼裡的「大師」,少了一層神秘面紗,雖然能寫出戲迷平時難以觸及的生活剪影,但反而較他人更難客觀描摹王海玲應有的高度。然而矛盾的是,由王海玲親自扮演王海玲,若是戲編得名符其實了,純真謙虛的大師演起來或許心裡也會害羞不自在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yande11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