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孟小冬十二歲以連台本戲《宏碧緣》、時裝戲《槍斃閻瑞生》等坤生角色征服了整片
上海灘戲迷,難能可貴的是,尚年幼的她並未在熱烈的掌聲中以此為滿,反而在讚譽中潛
心自省,決定尋找更高層次的藝術境界。為此,她離開上海,一路輾轉抵達北京,一心追
尋雅正精醇的老生唱腔,讓自己的技藝更上一層。但尚未尋得純正之音,她便已先被北京
城茶餘飯後的八卦嘈嚷聲淹沒──原本帶點粗俗戲謔的《遊龍戲鳳》,卻讓孟小冬與梅蘭
芳演成翩翩風流的皇帝與俏佳人,靈動甜蜜的對戲讓台上坤生乾旦成了觀眾讚譽有加的梨
園絕配,台下愛苗也悄悄滋長。奈何梅蘭芳已有家室,讓梅孟之間注定波折,舞台上一帆
風順的冬皇,面對此生第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最後卻只能黯然離開。離開了梅蘭芳,孟
小冬皈依佛門隱居不出,多年後雖成為杜月笙夫人,但刻意低調的作風始終讓她的感情世
界更加傳奇。

    然而歌唱劇《孟小冬》編劇卻不從煽情八卦的梅孟之戀、杜孟結合,或是重口味的李
志剛槍擊梅蘭芳入手,反將梅蘭芳、杜月笙與孟小冬之間的情愛纏綿淡化為藝術歷程的追
尋,此劇焦點之轉移,正是歌唱劇《孟小冬》得以不流於京劇八卦,而能自成境界之原因
。劇中,由魏海敏飾演的孟小冬自述梅蘭芳與她的共鳴點相近,「他的共鳴在鼻腔,我的
共鳴再下面一點。每天吊嗓前我總喜歡先唱一段青衣,再轉為老生,如此才覺得嗓子全開
。」、「和梅老闆唱戲,真解氣!真痛快!」雖然孟小冬早在上海就已自覺聲腔的追尋,
但通過與梅蘭芳的合作,才知道「原來戲可以這麼唱」,才算更進一步進入修煉的大門。
相較於伶界大王梅蘭芳,孟小冬第二任丈夫杜月笙卻是黑幫大老,一個喜愛京劇藝術的黑
幫頭子,雖然杜月笙與「完美無瑕」(劇中唱詞)的梅蘭芳形象相反,但掌握權勢、金錢
雙重權力的他,卻給了孟小冬從前在梅蘭芳處得不到的藝術支持。他讓孟小冬得以毫無後
顧之憂勇敢追尋余派唱腔,並且完全放任孟小冬追求個人生命的藝術極致,從不阻止。編
劇從「追求雅正精醇的聲音」做為全劇主軸,深入鑽研孟小冬內心的藝術召喚,並成功、
精準的將梅、杜設定為孟小冬追求藝術造詣的幫手,讓全劇焦點回到孟小冬身上,──孟
小冬之所以值得今人認識、尊敬,是因為她「費盡了心力用盡了情」竭盡一生心力鑽研余
派唱腔,站上余派的巔峰,而非她是伶界大王梅蘭芳或上海頭子杜月笙的女人。

 

    精準的構想及豐沛的文學性讓整齣戲凝聚了一股精緻的幽冷氣氛,但幽冷之下的孟小
冬並沒有被神格化、偶像化,她的感情在北京城的流言蜚語中蒙塵,也讓她從此不願再登
台。退隱戲台固然是孟小冬對於自我修煉的抉擇,但她又未嘗不是對舞台下觀眾的指指點
點感到畏懼,只要她站上台,就有流言風影再現的可能,孤傲如她,又怎願讓自己一再落
入眾人茶餘飯後的口舌,深居簡出除了讓自己得以平心靜氣的研究余派聲腔,也是一個逃
避八卦嘈聲的方法。有血有肉的孟小冬,她高傲,但也脆弱。

    多年苦心鑽研余派唱腔,讓孟小冬的《搜孤救孤》成了京劇史上最亮麗的神話,人人
來看《搜孤救孤》,是為了看正宗余派傳人孟小冬,是為了透過孟小冬來把一把已逝余叔
岩的脈。孟小冬多年來閉門琢磨,終在杜月笙六十大壽演出上繳出了一張漂亮的成績單。
證明她是梨園界的冬皇,不是任何男人的附屬品。當年孟小冬遲遲不出來謝幕,前台掌聲
持續四十分鐘不歇,編劇利用此一真實事件,細膩刻畫孟小冬的傲與懼,讓孟小冬在幽冷
氛圍下,不流為神話人物的飄渺,而別有讓人心疼不忍的一面。劇中孟小冬託言已卸妝不
願上前台謝幕,此舉是余叔岩嫡傳的孤傲之性,卻也是孟小冬心底的脆弱,掛上髯口,觀
眾看她是白虎堂奉了命的程嬰,摘下髯口卸了妝,她是孟小冬,那個曾經因為梅孟之戀而
讓整個北京城流言紛飛的孟小冬,雖已事隔多年,她在余叔岩門下放下一切重新開始,將
雅正之音作為個人生命的唯一目標,並以精湛的行當學成做為她與觀眾之間的屏障,但下
了戲卸了妝脫下戲服,她與觀眾之間便無所隔閡,這樣近距離的接觸,曾經讓她的受傷無
所遁形,至今想起仍有所憚肆。杜月笙看穿了這一點,「小冬,可惜這場戲沒有我,若有
了我我便陪你上台謝幕,如此你就自在多了……別怕,別慌,他們都是來看余叔岩,來看
你孟小冬的……」。一個梨園界的傳奇人物,就在編劇幾句言淺情深的對白間,勾勒出各
種複雜情感,孟小冬的《搜孤救孤》是神話,但《孟小冬》不是。

    編劇又為《孟小冬》起了個重要意象,杜月笙在北京為她準備了一棟宅房,門前兩棵
梧桐樹,說是想到杜甫詩:「碧梧棲老鳳凰枝」,小冬是一隻鳳凰,應當棲在梧桐枝上。
三個男人,梅蘭芳為孟小冬指引了成為鳳凰的那道浴火之路,杜月笙為鳳凰提供了梧桐,
而余叔岩就是那棵讓孟小冬依靠的梧桐。全劇最後收束在昏黃燈光中,梧桐葉飄飄落下,
做為她聲腔追尋啟蒙者的梅蘭芳,曾經扮演的各種角色,虞姬、楊貴妃、天女……等都浮
上她的思緒,雖然眼前五彩繽紛看不清,但孟小冬終於能夠無視於周圍的嘈雜,清楚聽見
自己的聲音,那個她費盡了心用盡了情追求的雅正之聲。

    總體而言,相較於編劇在《孟小冬》中追尋藝術境界可謂是一心一意,作曲者倒是顯
得心猿意馬,作曲者自述劇中九首新創作的歌曲,除了一首是皮黃腔,其餘皆走電視劇或
是音樂劇風格,將皮黃腔與當下流行音樂相置放並無不妥,但音樂風格本身差異太大,雖
已將京劇常用的過門化入配樂,但仍有多處無法完美融合,唱段之間偶而顛簸,導致全劇
協調性不足,是較需要反思之處。但做為一實驗劇作,《孟小冬》仍是一齣不可忽視的好
戲,尤其是選角相當合適,雖京劇演員對脫離程式化、部分脫離京劇的表演方式不免有些
生疏,但若這幾年內台上台下能再潛心琢磨,《孟小冬》必能在京劇文化史上擔綱更重要
地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yande11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